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歷史節(jié)點下,貫徹中央精神,喜迎建黨百年,中共貴州智恒公司黨支部全體黨員、積極分子、部分職工代表赴施秉縣與中共施秉縣交通運輸局黨支部開展為期2天“傳承紅色基因、發(fā)展交通運輸事業(yè)”的主題黨日活動。旨在打破傳統(tǒng)條塊封閉的黨建工作壁壘,各取所長、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7月2日上午8時,貴州智恒公司一行32人在公司集中出發(fā),歷經(jīng)4小時的長途車程,中午12時抵達施秉縣。施秉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存灝同志帶領施秉縣交通運輸局參加活動的同志和我公司成員前往施秉縣白垛鄉(xiāng)黑沖戰(zhàn)斗遺址緬懷革命先烈,領悟紅色精神。
抵達黑沖戰(zhàn)斗遺址,整隊肅立于紀念碑前,施秉縣史志辦講師蔣世銀同志充分細致的講解了紅六軍團在生死存亡關頭與堵截國軍激戰(zhàn)的“黑沖戰(zhàn)斗”史,“黑沖戰(zhàn)斗是紅六軍團在黔東南歷時二十七天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中最激烈的一次。1934年10月11日,國民黨部隊尾隨至黑沖,紅17師49團在王家屯,50團在云臺山據(jù)險阻擊敵軍,紅軍主力則在黑沖搶先占領制高點大坡垴,扼守螞蝗沖埡口。上午9時許,紅軍與尾追的國民黨軍展開激戰(zhàn),當日下午,紅軍打退敵軍多次進攻后,為保存有生力量,以一個營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并安全撤離。黑沖之戰(zhàn),紅六軍團面對數(shù)倍裝備精良的敵人,僅以傷亡數(shù)十人的代價成功甩掉敵人,為后來與賀龍領導的紅三軍勝利會師奠定了重要基礎?!?。
英雄遠去,如今的黑沖戰(zhàn)斗遺址已成為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后世子孫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也是施秉近代史的見證。
中共貴州智恒黨支部支部書記陳開國同志的帶領下,全體黨員面對黨旗,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詞在四面環(huán)山的黑沖余音回蕩,重溫初心、堅定黨性、堅定理想、堅定信念、堅定追求、堅信黨的領導,表明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為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所作出的無悔選擇。
宣誓完畢,陳開國同志為中共智恒黨支部2020年度優(yōu)秀黨員頒發(fā)證書,同時號召黨支部其他成員要以受表彰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氛圍,在公司發(fā)展的征程上,學黨史、悟思想、開新局。
中共貴州智恒公司黨支部與中共施秉縣交通運輸局黨支部代表在紀念碑前合影留念,共同紀念了這莊嚴的時刻。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民富國強,參與此次活動的所有成員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祝福,對建黨100周年的祝福。
“感悟長征精神、重走紅軍路”,參觀完黑沖戰(zhàn)斗遺址后,全體成員從紀念碑向黑沖觀景臺出發(fā),沿著當年紅六軍團走過的蜿蜒山路一路向前,體驗紅軍當年翻山越嶺的艱辛,重溫紅軍長征的崢嶸歲月,領悟長征精神。
通過這次重走長征路,體驗了紅六軍團在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后,從懸崖峭壁、深不見底的滴水巖,用繩索和布帶結成長繩,綁在山頂大樹上,然后手握繩索,腳踏懸崖,向下移動,滑向谷底,甩掉強敵,安全撤離的光輝歷程,明白了今天幸福的生活來自于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zhàn),來自他們的流血犧牲,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隨后,返回施秉縣城,在施秉縣杉木河酒店7樓會議室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發(fā)展交通運輸事業(yè)”為主題的交流會,會議由貴州智恒公司黨支部書記陳開國同志主持,首先觀看“紅軍六進六出轉戰(zhàn)施秉”的主題教育宣傳視頻和施秉縣“四好農(nóng)村路”示范公路創(chuàng)建工程宣傳視頻,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進一步的了解了施秉的近代史。
會上,貴州智恒公司黨支部青年代表敖生同志圍繞會議主題作交流發(fā)言,發(fā)言中充分體現(xiàn)了作為一名青年黨員的自豪和榮幸,也堅定了作為黨員為社會舔磚加瓦的信念和決心。
施秉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存灝同志對黨史學習教育作交流發(fā)言,指出“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jīng)驗傳承好、發(fā)揚好?!闭J真學習黨史,才能在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為實現(xiàn)“中國夢”注入無限生機和活力!
貴州智恒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成員鄭興貴同志作交流發(fā)言,表示智恒公司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歷史,勇于擔當,公司員工要學習黨的精神,埋頭苦干,銳意進取,共筑“中國夢”。
7月3日上午8時,參加此次活動的所有成員前往施秉縣?陽河景區(qū)參觀由我公司設計,正在建設中的下?陽河大橋,在施工現(xiàn)場交流學習。
設計代表王建利詳細介紹了?陽河大橋設計理念、施工重難點、施工工藝、科技創(chuàng)新等內(nèi)容。
上午10時,前往云臺山開展登山活動。
漫步在“四面削成,獨出于云霄之半”的云臺山,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愉快而又輕松的交流和談心,親近自然、放空自我,在登山旅途中,開拓眼界、提高身體素質,密切團隊成員關系,凝聚共同前行的巨大力量。